“味精都是化學合成的,添加劑超標會致癌!”
王阿姨對味精深惡痛絕,炒菜從來都不放味精,覺得味精裡面添加劑太多,吃了對身體不好。可是新進門的兒媳婦做菜總喜歡放味精,專門買了一包放在廚房,王阿姨扔掉後提醒了一下兒媳婦。
“可是炒菜不放味精不好吃呀,能放出來賣的東西,有國家監管沒事的。”兒媳婦覺得王阿姨有點小題大做,大聲抗議道。
“明天再給你買一包,反正我不吃。”王阿姨冷下臉來,語氣有點衝。
“算了算了,味精那麼多添加劑,吃了還口乾,肯定對身體不好,不用就不用了。”兒子急忙出來打圓場,這下媳婦生氣,一場家庭戰爭也就因此爆發。
其實這是不少家庭的縮影,央視就曾經做過調查,很多人都和王阿姨有一樣的擔憂,因為怕味精是化工製品致癌而不使用味精。今天小艾就幫大家“扒一扒”這個家庭最常見的調味品,味精究竟有啥害處。
一、味精添加劑爆表會致癌?
味精的地位,跟油鹽醬醋同等,都是廚房最常見的調味料之一。央視曾經專門播出一檔節目詳細介紹了味精的生產過程,味精雖帶個“精”字,但它就是以碳水化合物(玉米、大豆、糖蜜等)為原料,經過發酵、提取、中和、結晶、分離及乾燥而製成的白色結晶體調味品。可以說,味精就是食物的提純,並不是化工製品。
味精本身就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,還有少量食鹽、水分、脂肪、糖、鐵、磷等物質。根據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》,谷氨酸鈉可在生產中適量使用,味精和谷氨酸類都屬於安全的增味劑。谷氨酸鈉實質上就是谷氨酸的單鈉鹽,屬於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之一,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,也並不具備毒性。
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胡小松教授表示,經過長達20多年的科學驗證,味精、谷氨酸鈉是完全安全可靠的。也就是說味精添加劑爆表會致癌,是無稽之談。
二、使用味精,真的沒有健康隱患嗎?
如此看來,味精還真不是“害人精”,那是不是代表可以不限量“續杯”了?且慢,如果吃味精的同時不減少食鹽等其他鈉鹽的攝入,同樣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。
味精除了“鮮”,它還會帶有鹹味。這是因為它跟鹽一樣都含了“鈉”。人體對鈉的安全攝入量為1000—2500mg,划算下來,約等於2.5——6g左右的食鹽。若是在炒菜的同時已經放入大量鹽,這個時候再加入味精,就會容易造成鈉超標。超過安全量,人就會感覺到口乾舌燥、口唇麻木、心跳加快等,長期鈉超標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、胃癌等風險。
三、使用味精,需要注意這三點
味精的添加,讓菜餚的風味更加鮮美,讓我們的舌尖得到滿足。那麼,在烹飪時,到底如何將味精“運用”到位呢?
1、每天最多用5g
與鹽一樣,味精的食用量也應有所限制。成年人每日攝入味精不應超過5g,另外嬰幼兒血管脆弱,最好不要食用味精。
2、炒肉不用放味精
肉類中含有天然的谷氨酸,其實不加入味精,本身也能釋放出特殊的“鮮味”。因此在烹飪肉類食品時,並不需要放置味精。
3、出鍋前再放
味精的結構不太穩定,當溫度超過80℃—100℃時,就會溶解揮發,當超過100℃時,就會失去鮮味。所以在做菜或做湯時,最好等臨近出鍋再倒入味精。
四、哪些食品因為添加劑才真的要注意?
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全人類最關注的問題,某些非法添加的食品添加劑,會讓食物看上去光澤、誘人,但背後卻潛藏著致癌風險。
1、二氧化鈦冰淇淋
近期《營養前沿》的一項研究發現,食品中的二氧化鈦可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,包括誘發結腸癌。據澳大利亞悉尼大學Wojciech Chrzanowski教授介紹,二氧化鈦通常存在於礦石、沙子、土壤中,最早用來加工油漆、陶瓷、化妝品可以發出明亮的白色。作為理想的增白劑,後來又被利用到牛奶、冰激凌、蛋糕中。二氧化鈦作用只是為了好看,並沒有營養價值,還缺乏安全性證據。
在本次研究中,研究人員給小鼠分組提供常規飲食或摻有二氧化鈦的飲食。結果發現,二氧化鈦會在大腸形成生物膜,對腸道菌群產生負面影響,同時,小鼠巨噬細胞CD8增加,輔助性T 細胞Th17增加,以及結腸中的炎症細胞因子上升。可見長期攝入二氧化鈦,會破壞腸道內環境,增加腸癌風險。
由於這種成分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,法國安全局已經禁用,歐盟將在2022年禁止將該化合物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。
2、溴酸鉀麵包
在過去,麵包廣泛使用溴酸鉀的改良劑,它有增白、強筋的作用,可以讓烘焙出爐的麵包,更白、更膨脹;吃起來口感也更鬆軟、有彈性,但是目前因為安全性已經被禁止使用。
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馬志英主任表示,有研究發現溴酸鉀確實存在一定毒性和致癌性,我國已在2005年開始禁止將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在小麥粉中使用。因此,網友在購買麵包時,一定要在正規渠道購買,不要貪圖便宜,購買來路不明,成分不明的麵包。
對待食品添加劑,我們要辯證看待。要說味精是“害人精”,那可能就是加點味精,菜太好吃了,不知不覺多吃了,讓人變胖了。所以,不管吃什麼,還是偶爾吃吃就好,不要過量。日本藤素 日本藤素藥局 日本藤素實體店 日本藤素哪裡買 正品日本藤素 汗馬糖 必利吉保羅V8 德國必邦 壯陽藥 春藥